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19-04 国家公园、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LAVISION
2024-08-31

《风景园林》2019-04 | 165 Vol.26

专题1:国家公园

专题2: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



本期导览


刊首语

| 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

赵智聪

点击查看全文

一系列围绕国家公园的战略布局、制度设计和改革措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出台、落地和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最快的一项制度。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举措,理学、工学、农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均有涉及;从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技术性问题到生态搬迁、精准扶贫等社会性问题,从政府治理到公众参与等机制性问题,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纳入国家公园体制研究视野。

在这场变革中,风景园林学的学者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世界范围来看,很少有哪个国家的风景园林师能如此全面而深入地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中国风景园林研究者和工作者的担当与勇气、洞见和积累无疑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乃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掷地金声。



专题1:国家公园

构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路径中的挑战与机遇

著:(美)史蒂夫·麦库尔 译:彭钦一 校:庄优波

摘要:新的国家公园体系是中国在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机会。“为什么(建立国家公园体系)”“怎么样(国家公园体系未来有哪些特征)”和“做什么(来建立国家公园体系)”是帮助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应对相关挑战和机遇的3条可行路径。此外,为了同步整合这3条路径,还需要一条路径解决政策和程序方面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为什么”方面,国家公园体系不仅应当保护生态完整性,也应当致力于提供转变性的游客体验机会。这些体验能够激励游客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激励他们去探索更多地方。而“做什么”的问题涉及路径的其他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的全球背景下建立规划和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挑战;机遇;国家公园体系;管理;游客体验;遗产;生态完整性

大提顿国家公园的莫尔顿谷仓

纳米比亚的纳米布沙海世界遗产地里的一座建筑



| 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空间管控作用研究

马之野 杨锐 赵智聪

摘要:随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正式出台,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方向愈发明晰,部分体制试点区已对外公布了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并有序开展实施。作为指导园区建设和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空间管控规则和实施保障机制尚不完善,需要在试点过程进一步探索、提升和固化。从规划编制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在空间资源调控和用途引导方面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梳理,提出空间管控策略的实施路径和目标传导机制,并将方案实施的可操作性作为规划研究要点。

关键词: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空间管控;传导机制



| 大学与国家公园的合作伙伴关系:课堂、户外实验室与世界之窗

著:(美)韦恩·弗赖蒙德 译:黄澄 校:庄优波

摘要:2016年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庆祝其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间,作为国家公园的合作伙伴,美国的大学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公园提供科学、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持。在中小学阶段,国家公园就成为学生们的学习场所。大学生在读期间会以实习生和季节工的身份参加国家公园的实践。研究生在完成论文和论文项目时为国家公园提供必要的研究,而所有参与者也就成了传递国家公园价值的更好的老师。这种支持有助于实现公园保护目标、解决公园面临的问题。同时,为在校学生和毕业后的学生提供了丰富学习经验的平台。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以促进学校与公园的沟通、签订合约、建立合作伙伴。美国的大学与国家公园共同创造了一种有利于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强有力合作伙伴关系,为世界以及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关键词:国家公园管理;合作伙伴关系;实习;美国教育系统;生态系统合作研究单元

9~10 岁儿童及其家庭免费进入所有公共土地

保护区管理国际研讨会。来自全球各地的保护工作者们在黄石国家公园讨论全球性问题



| 英国国家公园合作伙伴管理模式研究——以苏格兰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为例 

张书杰 庄优波

摘要:以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为例,对英国国家公园“合作伙伴”(Partnership)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其合作伙伴管理模式进行总体介绍;然后对土地管理、社区发展、自然保护、商业发展等4种合作伙伴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包括制度背景、公园管理局及主题合作伙伴组织的责权利等;最后总结为3方面特点,合作伙伴责权利的法律制度保障、合作伙伴对象和内容的多元化、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在核心责权利中的主导性;并提出中国国家公园建立“国家主导、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国家公园;合作伙伴;英国;苏格兰;凯恩戈姆斯;管理模式

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相关规划分析

斯佩河畔格兰敦城镇住房规划用地图



| 自然保护与景观保护:英国国家公园保护的“二元方法”及机制

张振威 杨锐

摘要:英国应对复杂问题形成了精细而又综合的国家公园保护机制,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借鉴意义。自然保护与景观保护是英国国家公园保护的“二元方法”,是国家层面保护制度在国家公园中的“投射”。基于此形成了以国家保护制度为骨架,国家公园层面补充强化的国家公园保护制度。首先,系统阐释了国家层面以生物多样性为主导的自然保护机制和国家公园层面的强化措施;其次,分析了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景观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英国国家公园自然保护与景观保护对中国当前国家公园机制建构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家公园;自然保护;景观保护;特殊科学价值场地;自然2000;景观特征评估

峰区《景观战略》与开发建设申请的景观特征裁量对比

峰区国家公园自然区域范围



| 自然需要一半:全球自然保护地新愿景

曹越 杨锐 (美)万斯·马丁

摘要:在全球尺度上,自然保护地的现状规模和“爱知目标11”不足以减缓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趋势,因此亟须为全球自然保护地设立更高目标,并进一步扩大自然保护地面积。2009年,荒野基金会发起“自然需要一半”倡议(Nature Needs Half,NNH倡议),建议将地球至少50%的陆地和50%的海洋区域作为某种形式的自然保护地,并增强连通性。系统梳理并介绍了NNH倡议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从思想萌芽、正式提出和近期发展3个阶段分析了NNH倡议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从理论、政策和实践3个角度讨论了NNH倡议的可行性。最后,建议中国积极参与并在NNH倡议和制定“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荒野;国家公园;空间规划

不丹的国家自然保护地与生物廊道

纳米比亚的自然保护地



| 成都“熊猫之都”总体规划

Sasaki事务所

国宝大熊猫作为中国特有的生态保护和文化符号,是国际交流的友好使者,是仅栖息于中国西南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熊猫是世界各地动物园的镇园之宝,当今世界上仅存大约1800只野生大熊猫。而成都作为世界上离大熊猫核心栖息地最近的城市,可谓名副其实的“熊猫之乡”,同时也是迅速扩张的大型城市。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往往相互冲突,但本项目通过规划69k㎡的3个熊猫片区,建构可持续发展框架来协调成都的城市化进程和大熊猫保护工作,带领成都打造永续的“熊猫之都”。

规划新增西入口效果图

大熊猫科教中心效果图



专题2: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

| 心象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平衡——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总体规划设计创新性探索

李存东 赵文斌 王洪涛 张景华

摘要:心象自然的本质内涵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详细介绍了南宁园博园规划设计所秉承的“心象自然”的创新理念,推行设计总承包的创新模式,以梳理自然条件出发,将自然内化于心,因自然而得“生态、文化、共享”三大策略,再由心外化为景观,借自然而成“三湖六桥十八岭、一阁四馆两中心、八十展园八大景”三大特色格局,最终形成一个自然神奇与人工精巧完美结合的理想山水园林,为南宁铸就了一届独特的园博会。

关键词: 南宁园博园;心象自然;规划设计;创新思考;理想山水园林;自然生态遗产

园博园建成实景

山水诗意的园林画卷



林泉之心:将设计轻轻放入山水自然之中——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规划设计思考

赵文斌 李存东 王洪涛 张景华

摘要:通过对南宁园博园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思考,认为对待大型复杂项目要先放下原始创作冲动,以林泉之心去培养与场地的感情,保护绿水青山,并通过一对一设计总承包新模式和现场设计方法,统筹多专业、多团队,按照共同的价值观构建设计系统,使整体设计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从而创造出以情驭景、以形传神、外具自然风貌、内含深远意境的自然山水园林。

关键词:南宁园博园;林泉之心;设计总承包;现场设计;自然之理;自然之趣

核心区建成鸟瞰

水天一色的玲珑湖



| 从断崖残石到山水画卷——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采石场花园设计

王向荣 林箐

摘要:阐述了将7个采石场转变为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的设计过程,解读了每一个采石场设计的对策,设计与场地地貌和场所精神契合的方式、植被修复的手段、人工介入途径、游览体验的组织等。设计对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和利用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园博园;采石场;破坏;险峻;植被修复;风景;材料

水竹居、瀑布和环水石屏共同构成了一幅当代水墨画卷

水面、栈道、梯道、空中的木盒、岩壁及水中的倒影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



闲置鱼塘演变为雨水花园的景观再造——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芦草叠塘”景区设计 

李存东 关午军 巩磊 朱燕辉

摘要:以南宁园博园“芦草叠塘”景区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场地中闲置的坑塘景观,将其改造为与园博会功能相适应且具有未来弹性发展空间的景观,为类似项目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以低影响的生态理念,消纳雨水、过滤江水并融入人的活动,将水的表现形式作为主线贯穿景观设计始终,营造具有艺术氛围的雨水花园。景区成为园博盛会最受欢迎的景区之一,设计很好地平衡了会时展览与会后发展的关系,为打造生态可持续园博会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闲置鱼塘;雨水花园;低影响;可持续;消纳雨水;植物净化;过程展示;艺术田园

存蓄丰富雨水的坑塘景观

清澈见底的核心塘



研究

| 基于腾讯出行大数据的北京市郊野公园游憩使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方正 钱蕾西 臧凤岐 李雄

摘要:北京在21世纪初开始建设郊野公园,其建设在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同时,还对平原地区游憩体系实现补充。选取北京40个典型的郊野公园,运用腾讯出行大数据结合现场调研,使用核密度、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不同公园的使用差异,理清不同因素对郊野公园使用的影响。研究表明:1)郊野公园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所有郊野公园周末的人流量都大于工作日人流量。2)使用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由单核聚集向双核聚集扩散。3)影响郊野公园游人空间分布的3个外部因素中,按影响强弱排序为商业设施>人口密度>交通便利度。4)公园内部因素中,公园游憩设施、服务设施质量及道路总长度对其使用影响显著,但各因素对不同规模的公园影响程度不同。研究将会为郊野公园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建议:1)构建郊野公园绿色综合体。2)着力推动部分郊野公园的城市公园化建设提升。3)构建以提升游憩服务为目标的郊野公园分类建设标准。

关键词:风景园林;郊野公园;大数据;游憩使用;影响因素


北京市郊野公园缓冲区范围人口密度分布图

城市公园缓冲区范围内商业设施密度分级图



| 上海南京东路热舒适分析与评价

刘滨谊 彭旭路

摘要:为探析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街道的空间因子对小气候与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及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对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中典型的风景园林空间按顶面遮蔽方式分为4种空间类型下的12个测点进行冬夏两季小气候实测及热舒适问卷调查,分析不同顶面遮蔽对风景园林小气候风湿热的影响差异,并结合热舒适评价指标的计算和使用者热舒适问卷,评价不同顶面遮蔽空间下人体热舒适感受。结果显示:1)根据热舒适问卷,建筑遮蔽区位于街道北侧的悬挑区在冬季最舒适,夏季最舒适的是树荫全遮蔽区;2)通过改善空间遮蔽程度与类型,根据风向与距街道十字交叉口的距离合理进行街道设计可以对街道中的太阳辐射与风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从而改善街道热舒适;3)采用生理等效温度(PET)指标计算的热中性范围冬季是16.90~28.95℃,夏季是9.05~22.57℃;4)PET评价在高温季节低估了风速对热舒适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问卷的热舒适预测方程。可为未来城市街道的舒适性规划建设提供经验与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小气候;热舒适;南京东路

冬季各测点风向分布

夏季各测点风向分布



| 应对城市雨洪危机的郊野公园营建策略探析——以夹河郊野公园为例

姚朋 周佳怡 王子晴 李雄

摘要:基于城市雨洪和中国郊野公园的发展概况与现状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与实践阐述了郊野公园应对城市雨洪危机的必要性。以获得国际、国内多个奖项的烟台市夹河郊野公园项目为例,在剖析城市水问题的基础上确立设计目标与理念,提出了高效能应对城市雨洪与低成本建设郊野公园的营建策略,并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总结了项目绩效。最后提出了新时代郊野公园建设的要求,以期为同类研究和项目实践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郊野公园;城市雨洪;营建策略

雨后堤坝

石笼驳岸



| 社会转型下的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更新策略研究:以重棉厂社区为例

毛华松 宋尧佳 陈曦

摘要: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养老发展成为中国城市的主要养老模式,单位社区老龄化问题较其他新兴社区更为典型,是社区养老建设的重要阵地。因其制度转型导致原有功能和结构破碎,使得该类社区普遍存在适老性缺失问题,突显出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更新研究的迫切性。以重庆土湾重棉厂社区为例,通过社会调查量表和半开放式访谈等方式,调查老年人日常行为路径、社会网络特征和文化记忆感知,发现了社区服务体系分离、社会网络分化和集体记忆缺失三大既存问题,由此构建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增加多元交往空间、延续单位集体记忆的适老性景观干预途径,从而为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探寻和实践样本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社区更新;社区养老

广场交往空间

院坝交往空间



| 灾害威胁下的山地世界遗产:以瓦斯卡兰为例

钱丽源 傅娅

摘要:山脉一直激励着人们前行,并且常常被认为是神圣的所在。近40年间,山地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不仅破坏了山地上游的生物多样性、地质多样性和特殊的自然特征,更迫使下游原住民(山地景观的保护者)和当地社区变得更加脆弱。以常年遭受雪崩、洪水、地震灾害威胁的秘鲁安第斯山地区域上游瓦斯卡兰国家公园及其下游城市瓦拉斯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灾害史,并通过遥感可视化技术对其地表温度以及水文进行解析,为瓦斯卡兰及其下游城市探索合理的山地遗产灾害风险管控和生态自愈途径,为全球山地世界遗产地上游区域恢复宝贵的可再生自然资源,更为山地下游城市村落创造真正的安全家园打下牢固的基础,探索人与自然共同抵御灾害的潜能。

关键词:风景园林;灾害威胁管控;山地世界遗产;瓦斯卡兰国家公园;瓦拉斯


10 月 28 日,巴西戈亚斯州韦阿代鲁斯高地国家公园被森林火灾烧毁,火灾前的自然景象

瓦斯卡兰国家公园



| 岭南大学校园规划溯源(1904—1938)

任静 林广思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美国的布扎式规划(Beaux-arts Planning)影响了中国的一批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岭南大学作为一所完全由美国人建立起来的教会大学,其规划布局及建筑和园林的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美国校园建设的影响。目前对岭南大学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对其建筑的研究,而在校园规划及环境方面的研究内容甚少。通过采用档案研究、情境分析和形式分析等方法,研究岭南大学的规划思想来源、规划演变过程及其规划方案在本土的落地性,不仅可促进人们对岭南大学更加全面的认知,有利于为现今中山大学历史建筑和园林的保护在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提供素材和依据,还为研究布扎式规划对近代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提供重要案例。

关键词:布扎式规划;校园规划;情境分析;岭南大学

1918 年岭南大学校园规划总平面

1938 年校园总平面图



| 白居易园林山石观念与造景

宋霖 周宏俊

摘要:以白居易园林山石相关诗文为研究对象,分析白居易于园林中筑台、堆岛、置石等山石造景的内容与方法,归纳其爱石、赏石、以石为景的审美理论,明确白居易在中国园林史上,特别是在引领山石造园与品赏立论及实践方面的重要地位。同时论证白居易在其癖爱自然思想的支配下,其山石造园与品赏受到园林是否存在于自然风景之中的影响,揭示其在自然山居中筑台借景,再在城市园林中置石造景,进而赏石为景的异同和变化过程。

关键词:白居易;置石造景;赏石;庐山草堂;履道坊宅园;太湖石

履道坊宅园想象平面图

履道坊宅园置石布局示意图



| 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的竹文化研究

杨晓东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中竹文化的研究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现代园林中竹景观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竹的空间营造、种植形式等方面,而从品题学角度对传统私家园林中的竹文化系统研究得还比较薄弱。以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景点题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询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江南园林中的竹景点、常见题名意象及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竹在江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应用非常普遍,常见的题名意象主要表达了道家的隐逸思想、儒家的比德思想、佛教的心无思想和民俗吉祥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文人阶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三教并存的宗教观和雅俗共赏的审美观。

关键词:风景园林;明清;江南园林;景点题名;竹文化


表 明清时期以竹题名的部分江南私家园林



 本期引文格式

2019/04

[1]赵智聪: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J].风景园林.2019,26(4):4-5.

[2]史蒂夫·麦库尔,彭钦一,庄优波. 构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路径中的挑战与机遇[J].风景园林,2019,26(4):8-16.

[3]马之野,杨锐,赵智聪. 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空间管控作用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4):17-19.

[4]韦恩·弗赖蒙德,黄澄,庄优波.大学与国家公园的合作伙伴关系:课堂、户外实验室与世界之窗[J].风景园林,2019,26(4):20-27.

[5]张书杰,庄优波.英国国家公园合作伙伴管理模式研究:以苏格兰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4):28-32.

[6]张振威,杨锐. 自然保护与景观保护:英国国家公园保护的“二元方法”及机制[J].风景园林,2019,26(4):33-38.

[7]曹越,杨锐,万斯·马丁. 自然需要一半:全球自然保护地新愿景[J].风景园林,2019,26(4):39-44.

[8]Sasaki事务所.成都“熊猫之都”总体规划[J].风景园林,2019,26(4):45-50.

[9]李存东,赵文斌,王洪涛,张景华.心象自然 :协调人与自然的平衡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总体规划设计创新性探索[J].风景园林,2019,26(4):51-55.

[10]赵文斌,李存东,王洪涛,张景华.林泉之心:将设计轻轻放入山水自然之中: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规划设计思考[J].风景园林,2019,26(4):56-60.

[11]王向荣,林箐. 从断崖残石到山水画卷: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采石场花园设计[J].风景园林,2019,26(4):61-72.

[12]李存东,关午军,巩磊,朱燕辉. 闲置鱼塘演变为雨水花园的景观再造: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芦草叠塘”景区设计[J].风景园林,2019,26(4):73-76.

[13]李方正,钱蕾西,臧凤岐,李雄. 基于腾讯出行大数据的北京市郊野公园游憩使用及影响因素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4):77-82.

[14]刘滨谊,彭旭路. 上海南京东路热舒适分析与评价[J].风景园林,2019,26(4):83-88.

[15]姚朋,周佳怡,王子晴,李雄. 应对城市雨洪危机的郊野公园营建策略探析:以夹河郊野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4):89-94.

[16]毛华松,宋尧佳,陈曦. 社会转型下的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更新策略研究:以重棉厂社区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4):95-99.

[17]钱丽源,傅娅. 灾害威胁下的山地世界遗产:以瓦斯卡兰为例[J].风景园林,2019,26(4):100-104.

[18]任静,林广思. 岭南大学校园规划溯源(1904—1938)[J].风景园林,2019,26(4):105-110.

[19]宋霖,周宏俊. 白居易园林山石观念与造景[J].风景园林,2019,26(4):111-115.

[20]杨晓东. 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的竹文化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4):116-119.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9年04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缪琳

校对 刘昱霏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LAVISI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